《749局》票房高开低走、导演陆川与网友线上对垒,这由此引发的一个市场讨论是,导演陆川是否活在一个被保护的信息茧房里,有媒体打出了“审判《749局》:为陆川可惜,但导演要学会听真话”的标题,事实上是在指责导演没有广泛听取市场意见的勇气。
如果说,导演陆川近几年勇闯商业大制作,是碍于个人技艺问题,那么,市场就很难分辨清楚,为何宁浩、徐磊执导的《爆款好人》从上映之始就不再票房竞争者之列,是导演宁浩没有创作激情,再无票房野心了吗?
《爆款好人》剧照
这种猜测又如何解读《爆款好人》实实在在地诞生了呢?这部影片也将成为宁浩的首部票房在千万级的作品。
本质上来看,《爆款好人》市场遇冷的最根本问题是,当下的电影观众们根本不关心“好人”张北京的生活。
你说这是宁浩和葛优两个喜剧大师的合作项目,观众会问这到底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说电影是对网红直播乱象的鞭挞,观众说我自己直接围观“东北雨姐”“疯狂三只羊”的故事难道不更有参与感吗?
当年《三峡好人》碰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票房惨败时,贾樟柯发出的那个感叹句,“在这样一个崇拜‘黄金’的时代,有谁还关心‘好人”,这句话演变一下同样适合《爆款好人》,在一个被短视频培养出刺激阈值升高的年代,谁还会有精力去琢磨好人张北京的温吞生活呢?
图源:灯塔专业版
或许更应该关注的是,导演宁浩近些年的创作心态。
排除出参与的主旋律电影,其近五年执导的电影分别为《疯狂的外星人》(2019年)《红毯先生》(2023年)以及这部《爆款好人》,一个信号是,宁浩仿佛失去了拍摄票房爆款的兴趣了,更多地聚焦于用电影去表达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
《红毯先生》是将娱乐圈的某些不合理规则放置在大银幕,《爆款好人》是对网红生态的批判,但两部电影都是喜剧的外壳,这会让影片丧失批判力度。
一定程度上,当下市场缺少的是《心花怒放》这种类型明确的商业大片,让票房燃起来,然而,宁浩也许早已没有了创作这类电影的欲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