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市场对“爆单”传言反应平淡,多个商场都没有传呼机销售柜台,受访的对讲机商家则表示外贸需求量未有变化,尽管有外贸商要过报价单,但实际下单的还没有。
红星资本局调查发现,事实上,国内已难寻一家传呼机厂商。而在华强北的对讲机商家们,有人已经退租,有人在自有品牌上贴大牌标签引流,有人已不做中文版说明书,还有人因“无理由退款”关网店。
传呼机无人在售
仅有的生产厂家早转行房地产
“你要那个做什么?拍戏还是收藏?”时隔多年,在华强北卖二手苹果手机的70后山东籍老板陈光(化名)再次听到有人在找传呼机时,忍不住问道。在他看来,传呼机时代早在大约20年前就已经结束,在产品迭代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华强北找一款过时产品,无异于大海捞针。
“想啥呢,这个东西早就淘汰了。”陈光店铺隔壁一名做了十多年老人机生意的老板也在这时加入了对话,“寻呼台都没有了,用不了的东西人家不会卖的,放在手里流通不了。你想收藏的话去网上找看看。”
一名对讲机老板收藏的摩托罗拉牌传呼机
连续两天,红星资本局跑遍了华强北多个商场,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复。与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爆单”说法不同,华强北不仅已找不到传呼机销售柜台,就连讨论此事的商家也鲜有。仅有少数商家问,“你要找的是不是对讲机?”至于“爆单”,更是回复:都已经不生产的东西,哪里还有订单?
传呼机也叫BP机、BB机,1983年,内地市场第一家寻呼台落户上海。到2007年3月22日,中国联通向原信产部(后整合划入工信部)申请停止30省寻呼业务,自此寻呼服务业务在全国正式停业。
红星资本局还在天眼查等平台检索发现,满足“BP机/寻呼机”“制造业”“存续”等关键词的企业不到20家,成立时间均不晚于2005年。
10月9日,红星资本局拨打上述多家企业公开电话,不是提示空号就是无法接通。天眼查信息显示,位于山东日照、经营范围包括“BP机生产”的小微企业——日照斯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曾被媒体报道为中国最后一家BP机生产企业。该公司工作人员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公司在多年前就已经不做BP机业务,现在主要从事房地产及建筑装饰等业务。
对讲机有咨询无订单
有商家称“都是吹出来的”
寻遍传呼机未果,红星资本局还探寻了对讲机的情况。走出华强北地铁站,就能看到的赛格电子市场、华强电子世界这两栋经营品类齐全的地标建筑,但这里仍在营业的对讲机店铺加起来不到十家。与充电宝、耳机、数据线等热销电子配件相比,对讲机的生意较为冷清。
位于华强北的某个对讲机柜台
10月7日,在国际安防城某对讲机店铺内,一名正在打包外贸订单的销售人员向红星资本局表示,他们的店铺是工厂直营店,工厂位于福建泉州,除了销售自有品牌,也在代理宝锋、北峰等国内知名品牌的部分产品。
“最近有一些做外贸的问我们要了报价单,但下单的还没有。”这名销售人员表示,其工厂产品一直稳定出口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有外贸公司来咨询并不奇怪。在黎巴嫩对讲机爆炸事件发生后,来咨询的确实变多,只是并未询问具体产品,也未说明销往何处。
对于咨询量增多这一点,同样在国际安防城开店、主做俄罗斯及东南亚市场的对讲机厂商黄龙(化名)也表示,其位于福建泉州的工厂实际外贸需求并未发生变化,近期也未接到来自中东的订单。
黄龙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外乎是有外贸商看到了风口来了解行情,但专业对讲机市场有一定技术门槛,产品种类庞大,对渠道要求很高,如果只看到了国产对讲机的价格优势,却不了解不同产品的品质差别,甚至还不了解下游客户的具体需求,那么合作就很难进行。
提到黎巴嫩事件,黄龙以防爆型对讲机举例称,这类产品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煤矿等特殊场所,国产机价格也要千元起步,他们自然要考量外贸商能否接得住,最好能直接对接客户。“说白了,不懂(产品)也没关系,关键是关系也没到位。”黄龙总结道。
不过,更多的外贸型对讲机厂商近期的订单咨询量并未增加。商家们反映不一,有人称“可能有但没在我这里买”,也有人直言“都是吹出来的”。
“现在个个都以为对讲机(需求)量很大了,其实是没有的。”华强北一名对讲机老板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其以往的渠道客户都会提前采购储备,鲜有临时起意的情况。在得知记者因为“中东订单挤爆中国”的市场消息特地赶来后,这名老板又提醒道,“你要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不是说想拿什么机器去卖,那边(中东)就卖得动的。”
对讲机市场寒意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