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歌2024》:一条并不好走的音综创新路
音综市场同样迫切需要《有歌2024》。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播音综总数在30档左右,光是9月同期竞技的就有11档。类型创新上,市场也出现了迎合大众情绪的现场类、旅行类音综,“经典”的竞演类音综也在借助直播、话题等焕发生机。
但是另一面,音综也在面临着“爆款难再”的局面,翻唱舒适圈、话题先行等成为普遍捷径。 尤其是音综造星和推歌的作用也在快速弱化,少有的出圈舞台也成为头部歌手的“锦上添花”之作,更遑论之前“好声音”的造星盛况。
《有歌2024》会成为那个“破局者”吗?至少目前来看,它是具有那个“野心”和“气质”的:“打造《有歌2024》十大金曲榜单”、“寻找下一个大热金曲”,节目的目标非常明确。
但《有歌2024》的落地,并非易事。
首当其冲的便是:到底是做音乐人的竞争、还是做歌曲的竞争?这也是孙竞及其团队在前期的最大分歧之一,最终在“做一档好歌选拔的节目”中被统一,也形成了 这档节目最独特的气质和最核心的竞争力:市场上的音综多以“人”为竞技对象,还没有真正以“歌”来PK的。
其次,出圈难度升级。当音综市场逐渐在同质化中观众缘减弱、观众情绪越来越难捕捉、瞬息万变的时代留给一首新歌的时间越来越短,制造新歌爆款的过程远不如翻唱老歌来得快。
再者,如何有效规避音综同质化难题。诚如上文所提到的,音综市场的“爆发”表现在数量、类型等多方面,但为何能难缓解市场的审美疲劳?嘉宾同质化、节目模式同质化、一窝蜂涌向热点题材等,都是显性问题。
《有歌2024》能成功破解这些问题呢?在回答记者问时, 导演孙竞反复强调的创新点、也是破局点,便是“新歌”。以此为锚,剑指音综新爆款。
一方面, 音乐人的携手共创常见,但以原创作品为核心的改编共创,意味着稀缺性、新颖性将大幅提升。王睿卓版的《重生之我在异乡为异客》火爆抖音,但她此次带来的是自己作曲的音乐,创作音乐人属性被强化。
在这里, 寻歌官更多扮演着新歌走向市场和观众道路上的“指路人”。以情歌动人的张信哲倾向于通过“重塑一首歌和人的关系”,去找到歌曲最适合的表达方式,赋予新歌与生命;蔡健雅坚信每个旋律都会对应到人体的一个器官和情绪,“我们不缺好歌,只是没有被发现而已”。这些曾经将美好旋律唱进观众心中的人,也在帮助新的音乐人和歌曲打开观众的耳朵和心扉。
作为新歌“源头活水”的音乐人,自然也是多元的新鲜的。光是先导片里就有王睿卓、房东的猫、H3R3刘清云、陈势安、宋佳等出现。节目还从9月开始,就在抖音开启了“有歌请推荐”直播间,武星、白小白等原创音乐新秀在其中受到了诸多观众的喜爱。他们也将有机会直通节目表演舞台,有机会获得免费定制歌曲等。
寻歌官与不同音乐人的合作,也意味着多种不同类型的舞台和持续的新鲜感。可以预测的是,这里将上演太多“化腐朽为神奇”、“惺惺相惜”的创作故事,想想就令人心生期待。而像路透中吴克群为了完成和戴佩妮24年的合唱约定,以新人身份参赛,更是堪称音乐人间的一段“佳话”。
另一方面,打造以新歌PK为核心的强竞技赛制。为了评选出年度TOP3音乐人、《有歌2024》十大金曲榜,节目将通过四大赛段实现对音乐人和新歌的层层筛选,主要由6期打榜赛、3期霸榜赛、2期夺榜赛和1期巅峰登榜盛典构成。
不过从乐评人分享的录制repo来看, 节目整体气质还是区别于以往的竞技类音综,更倾向于音乐舞台、音乐人的呈现,而非通过乐评人之口、乐评人投票等刻意制造争议性话题。这也算是对“让音乐回归音乐自身”初心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