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糖果娱乐

《珠帘玉幕》《永夜星河》占据主要热度榜前二,古偶终于有热度了

2024-11-07

影视策划曹璐认为:“影视创新的核心是,弄清楚给观众提供了怎样的情绪价值,让他们能痛快地笑或者哭,尽兴地爱和恨。强烈的情绪价值,就是当下观众需要的‘爽’感。”

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墨雨云间》,“长剧短剧化”的处理方式,让该剧的观看体验如坐上快车;而大女主复仇的一路过关打怪,则在情节上持续牵动观众的情绪曲线,形成较为极致的观剧体验。

“什么是古装剧有效的‘新’,核心就是要给观众形成类似的情绪冲击,一个拿出创意就会让观众觉得有意思、想看的点。”

但也需要看到,这种“game点”并非创新的全部。

“一部剧集是各个工种共同协作的产品,而今年的很多剧集其实是在创意落地的时候出了问题。”曹璐指出。

在新卖点之外,类似的问题暴露出的,是古装剧叙事创新更具体的系统问题。在这背后,行业持续多年的探索,其实已经有了足够的教训。

古装剧的三次变革

2019年前后,长视频行业喊出了“内容为王”的口号,开始了对制作内容的梳理。

“应该说,‘IP+流量’在执行上,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导演老罗回忆,“所谓IP策略,一方面是因为自带流量,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IP是有成熟的故事,能够减少前期创作难度。但是在行业实践的时候,往往把IP改得就剩个名字,因为行业当时关注的只有流量。”

而当影视资本退潮、长视频平台进入“亿级”时代后的慢速发展阶段,如何提升古装剧的口碑,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但当时大部分创新是比较浮躁的,”老罗介绍,“其实还是‘IP+流量’,在这基础上去跟风市场喜欢的元素,比如当时‘雄竞’变成了纯爱;后来也不要‘雌竞’了,女二基本不再是反派而是闺蜜;还有《庆余年》之后,轻喜风还从男频吹到了全频道,类似操作太多了。”

在彤彤看来,很多这类创新来源于行业对市场偏好的单方面理解,“比如观众喜欢主角不谈恋爱搞事业,结果俩人就只搞暧昧搞彼此相知。我感觉大部分元素类创新都是这种标签化的。”

更加彻底的变化开始于2022年,当年暑期《梦华录》《星汉灿烂·月升沧海》《沉香如屑·沉香重华》《苍兰诀》等几部古装剧连续引爆市场。

行业的降本增效期,在制作层面切实推进了不少变化。

“从那时候开始,平台对古装剧的过会卡得越来越严格,项目怎么拍也有一些明确的要求,比如服化道要有考据,抠图、替身、五毛特效也会避雷,包括演员也尽可能要求他们用原声台词,客观上说确实改善了很多行业的顽疾。现在头部剧的制作已经越来越好了。”彤彤称。

但单纯形式上的改良,形成的红利期到如今已经殆尽。

“观众到底想看什么?如果是迎合观众的喜好,在剧里去做元素缝合,那我觉得这种创新更多的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回避了真正的答案,就是回归创作规律,拿出好故事、好表演。当然,这对行业来说可能难度太大了。”曹璐开玩笑称。

找到能够调动观众情绪价值的创新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为刚需。

曹璐补充道:“如果要让你的game点落地,那么叙事节奏、视听还是剧情人物,都要在这个前提下形成一个‘钩子’。”

回过头来看,应该说《永夜星河》全新的视听体验与喜剧化的叙事,还是满足了让观众笑的需求,而整体风格统一的沉浸感进一步形成了追看需求;略受争议的还是演员问题,比如虞书欣表演上的一些小动作,也免不了“夹子音”等话题被提及。

最新文章

“一切皆可团综”,《永夜星河》团综录制中、《大侦探》首开“综艺团综”

综艺

 

阅读17513

《巨舞霸》首播,新加坡版的《热辣滚烫》,叙事更为友好一些

电视剧

 

阅读10341

《嗨1995》定档,张维伊吴佳怡主演,爽剧路线 ,让人期待

电视剧

 

阅读18236

《胜券在握》上映,票房一败涂地

电影

 

阅读15406

《故乡的泥土》是一部打着农村旗号的悬浮剧,叙事缺乏合理性

电视剧

 

阅读18491

冀ICP备20008374号-3